据《世说新语》记载:“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,因共作了语,复作危语。桓曰:‘矛头淅米剑头炊。’殷曰:‘百岁老翁攀枯枝。’顾曰:‘井上辘轳卧婴儿。’殷有一参军在坐云:‘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’”这段话的大概内容如下。
有一天,桓玄(即桓温的儿子,篡夺东晋帝位,被刘裕赶下台,并因此结束两晋进入南北朝,也算是中国历史转折点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了),殷仲堪(荆州官员),还有顾恺之(博学多才,工诗赋、书法,尤善绘画。精于人像、佛像、禽兽、山水等,时人称之为三绝:画绝、文绝和痴绝),三个人在一起闲坐无聊,就做了个小游戏,要求根据一个字,说一句话,这句话必须能体现这个字的意思。
第一个字,是“了”语。顾恺之先想到了,说道:“火烧平原无灰烬”。桓玄接着说道:“白布缠棺幡旗飘”。此时殷仲堪也有了,说道:“投鱼深渊放飞鸟”。三人笑成一团。
于是,又继续出第二个字。这一次是“危”字。桓玄先想到,于是说道:“矛头洗米剑头炊”,殷仲堪笑了笑,说道:“百岁老头攀枯枝”,顾恺之接着说道:“井上辘轳卧婴孩”。
顾恺之刚说完,此时殷仲堪有一个参军坐在边上,一时技痒,脱口而出,说道:“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”这参军纯属一时兴起,没想到,却不小心触到了殷仲堪的伤心事。原来呀,殷仲堪瞎了一只眼。只听见被惹火了的殷仲堪一声斥责:“咄咄逼人!”
【盲人瞎马】汉语成语,拼音是máng rén xiā mǎ,意为盲人骑着瞎马。比喻盲目行动,后果十分危险。出自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。
精彩评论